無穀貓糧是什麼?

在近幾年養貓族的討論中,「無穀貓糧」已成為熱門話題。無論是在獸醫診間,還是各大寵物論壇,都可以看到許多飼主詢問:

無穀到底比較健康?

有些人說好,有些說是行銷話術,我家貓到底適不適合吃?

本篇文章將透過營養學、獸醫觀點與實際研究文獻,幫助你全方位理解「無穀貓糧」的真實樣貌。


什麼是無穀貓糧?

「無穀貓糧(Grain-Free Cat Food)」指的是配方中不含傳統穀物,如小麥、玉米、大麥、燕麥等的貓咪主食。

為了替代穀物這類碳水化合物來源,這類飼料通常會加入以下作為替代:

馬鈴薯

木薯

豌豆

小扁豆

📌 目的在於減少潛在過敏源、增加動物性蛋白比例,並更貼近貓咪「肉食性」的天然需求。

無穀貓糧的潛在好處有哪些?

✅ 1. 降低穀類過敏風險

雖然貓咪對穀物真正過敏的比例不高,但有些個體可能對麩質或某些穀類蛋白產生敏感反應,如皮膚搔癢、掉毛、耳朵發炎等。

📖【文獻支持】根據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(2019),無穀配方對於皮膚敏感與腸胃易脹氣的貓咪,有助於減少刺激反應【1】。


✅ 2. 動物性蛋白比例通常更高

由於不使用穀類作為主原料,無穀貓糧常以鮮肉、肉粉等高蛋白成分作為基礎,符合貓咪作為「絕對肉食性」動物的需求。

📖【文獻支持】Zoran, D.L. (2002) 在其研究中指出:高比例動物性蛋白可提升胺基酸利用率與腸道吸收率,有助維持肌肉量與免疫力【2】。


✅ 3. 幫助改善消化與排便狀況

許多無穀貓糧會加入膳食纖維、益生菌、益生元,幫助腸胃健康,降低便祕或軟便情形。


無穀貓糧的常見迷思與風險

⚠️ 迷思 1:無穀=低碳水?

不一定。

許多無穀飼料以馬鈴薯、木薯或豆類作為碳水替代,實際碳水含量可能與含穀飼料相近甚至更高。

📖【文獻佐證】根據 Petfood Industry Research (2020) 分析,部分無穀配方中碳水化合物佔比高達 40~45%【3】。

⚠️ 迷思 2:無穀就是天然?

無穀只是「去除穀類」的配方選擇,與是否使用天然、低加工食材沒有直接關係。是否天然仍需查看成分與製造方式。

⚠️ 潛在風險:某些無穀飼料與心肌病關聯?

2018 年美國 FDA 通報部分無穀配方可能與「擴張型心肌病(DCM)」相關,但此問題目前主要集中於狗食市場,貓糧尚無明確關聯。

📖 FDA 發布資訊:目前仍在進一步調查是否與特定成分(如豆類過量)有關,但貓咪受影響案例極少。


無穀貓糧挑選建議

選擇優質無穀貓糧時,可依據以下標準進行篩選:


🔍 成分標示清楚

前三項為動物性原料(如雞肉、魚肉、鴨肉)

無使用人工香料、防腐劑、色素


🔍 碳水比例適中

優先選擇低澱粉(如鷹嘴豆、地瓜)替代

避免高比例馬鈴薯、木薯造成高升糖反應


🔍 添加機能性營養

益生菌、牛磺酸、Omega-3、葡萄糖胺等


🔍 品牌信譽與透明度

有通過 AAFCO 營養標準或獸醫推薦

品牌有清楚公開製程與來源地


日常保養建議:無穀貓糧搭配守則

為了讓毛孩健康最大化,除了飼料本身,也建議日常保養要跟上:

✅ 每天提供乾淨飲水,搭配自動飲水機可提升飲水量

✅ 可搭配益生菌補充劑,強化腸胃功能

✅ 定期梳毛、清耳、剪指甲,維持皮膚毛髮健康

✅ 每半年健檢一次,特別留意腎臟與心臟指數

✅ 無穀配方如添加豆類或馬鈴薯,請留意升糖風險與便便狀態變化